《创伤的帝国》|每日一书

2023-08-30 14:04:48 新京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创伤的帝国》,[法]迪迪埃·法桑、[法]理查德·李森特曼 著,刘文玲 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海报设计:刘晓斐)

推荐理由:过去的几年人类过得非常辛苦,从肆虐全球的疫情,到频发的极端天气,遭受灾难后留下“精神创伤”成为一种普遍的体验,这个词汇更是已经进入到大众的日常话语之中。不过,曾经的精神创伤是一个严格被限定在临床医学上的词汇,对其鉴定需要由专业人士作出。这一今昔的重要对比成为法国人类学家迪迪埃·法桑观察当下时代精神重要的窗口。法桑认为,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时代特征,精神创伤不应该被局限界定在医疗领域,而应该考察社会的政治与道德结构如何塑造了有关创伤的话语。通过考察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的女性主义运动、法国图卢兹2001年化工厂爆炸、巴以冲突等多个典型案例,法桑揭示了这种深刻的创伤话语变迁。

法桑细致分析了创伤话语的形成及其复杂性,比如,创伤的使用中存在深刻的不平等,图卢兹的工厂悲剧发生后,同为受难者,工厂的工人会作为悲剧制造的主体之一受到谴责,精神病院的患者遭人遗忘,在巴以冲突中,受到精神酷刑的人会因其身份是巴勒斯坦人还是以色列人遭遇区别评判。如今,以受难者的身份讲述“创伤”成为一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行动,它不仅是一种诉苦,更是具有政治性意义的批判与拷问。对创伤话语的关注并非为了区分何谓道德意义上好的“创伤”,而是为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撰文/刘亚光

编辑/宫照华 何安安 罗东

校对/薛京宁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18 亚洲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