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新一批高校学子将走进大学校园,迎接他们的除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外,还包括大量此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程学习。这其中,很多学生会接触到一种此前可能并不熟知的专业学习形式——微专业。
【资料图】
简单来说,微专业是指高校在学生的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灵活且系统的培养,能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学术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2018年,山东大学在国内推出首个“古典文学”微专业。至今,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已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微专业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微专业探索与实践的队伍中。
微专业更偏“职业性”
微专业在国内高校的兴起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
在我国,就业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民生,大学生就业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每年高达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许多高校为此不遗余力,纷纷推出各种新举措。
由于专业对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每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期间,高考生如何填报合适的专业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总体上,学生更愿意报考市场需求旺盛、就业率和预期回报率高的热门专业。然而,大学的热门专业招生人数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无法圆梦理想的专业。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为了缓解热门专业的供求矛盾,纷纷采取应对措施。这其中既包括为很多人所熟知的“专业调剂”政策,也包括近年来推出的“微专业”政策。
正如前文所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微专业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学生某项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而设立的系列课程,因此其更强调应用性或实用性。换句话说,它更偏向于职业性。这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而言,微专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冷门专业”学子提供掌握“热门”技能的机会,有利于他们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就业导向”与“博雅导向”不对立
有一种观点认为,微专业过于强调“就业导向”或“职业导向”,这可能损害大学教育的“素质导向”或“博雅导向”,因此并不可取。
对此,笔者并不认同。
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就业导向和博雅导向。前者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后者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导向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彼此相容,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不应该将其对立起来。
如果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看,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大学教育的就业导向主要解决学生的生存问题,而博雅导向则主要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
事实上,博雅导向同样有利于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具有密切联系,甚至是因果关系。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如果一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其就业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最终成功就业或高质量就业也就水到渠成了。反之,如果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或者人力资本不厚实,其在就业时大概率会陷入困境之中。当前,一些大学生学习不努力、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掌握过硬的知识技能,这也是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
退一步讲,从职业生涯角度看,绝大多数大学生最终都需要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实现自立自强和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博雅导向与就业导向并不冲突。试想,如果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大学教育投资回报率低和“读书无用论”等。这种结果显然不是博雅导向的大学教育愿意看到的。
由此可见,着眼于职业导向的微专业反映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视,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面向市场办学的一种体现。换言之,高校注重就业率符合“高等教育发展需适应社会”的教育外部规律。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反对的不是大学注重就业率,而是就业率的“注水”或“造假”现象。
实践中应注意多个问题
作为高校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微专业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更多高校借鉴和推广。而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设置微专业的初衷,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校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微专业的设置应密切瞄准市场需求。比如,高校可重点考虑设置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微专业,以及与STEM学科(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的微专业。
其次,高校设置微专业必须结合自身已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和师资力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设置的微专业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再次,高校必须正确处理常规专业与微专业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微专业的设立而干扰常规专业的正常教学活动。必须明确微专业只是常规专业的必要补充,切勿无限夸大微专业的地位,以至于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最后,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微专业无疑是对自身的额外投资,也是为将来更高质量就业做出的努力,这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鼓励的。但大学生也应认识到,对微专业的选择要尽可能结合兴趣和知识基础。
同时,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大学生对于微专业的选择应该少而精,要量力而为,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选择,并均衡兼顾微专业与本专业,否则很容易“贪多嚼不烂”、顾此失彼。相应的,高校也应对学生选修微专业的数量进行限制,比如最多只能选择一门或两门。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亚洲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